尿素,甲醛,聚乙烯醇,三聚氰膠,苯酚,氯化銨,淀粉,氧化淀粉。反應:樹(shù)脂合成采用弱堿-弱酸-弱堿的反應路線(xiàn),將配方中甲醛全部加入三口燒瓶中,攪拌中加入第一批尿素,調pH8.0~8.5,85℃反應時(shí)間30~40min;調pH5.0,加入第二批尿素。85℃保溫40~60min,達到所需黏度,調pH7~8,加入第三批尿素,反應14~20min,減壓蒸餾后降溫出料。苯酚或三聚氰胺在第一階段加入,聚乙烯醇在第二階段加入。固化劑氯化銨,未注明時(shí),加入量為膠的1%。
主要影響因素:配比的影響 分別用尿素量的2%的苯酚、三聚氰胺、聚乙烯醇對不同配比的脲醛膠進(jìn)行改性,配方中甲醛/尿素摩爾比越低,膠中游離甲醛含量越少,考慮到剪切強度,甲醛/尿素摩爾比為1.4:1,制得的樹(shù)脂的游離甲醛含量<0.8%。改性劑的影響 三聚氰胺、聚乙烯醇與苯酚、聚乙烯醇有類(lèi)似的改性效果??紤]到苯酚的毒性,以及較小的強度差異,用三聚氰胺、聚乙烯醇作改性劑較為合適。引入三聚氰胺能增加膠的強度,提高耐水性。引入聚乙烯醇可與甲醛生成聚乙烯醇縮甲醛,改善耐水性。填料的影響 加入10%~15%的淀粉時(shí)剪切強度最大,加入5%~10%的淀粉時(shí)耐水剪切強度最大,淀粉加入量10%為宜。著(zhù)主要因為填料的加入增加了膠的初黏性、固含量,增大強度;加入過(guò)量會(huì )降低膠的強度。淀粉還能降低膠中的游離甲醛含量,氧化淀粉普通比淀粉的改性效果好。固化劑用量的影響 固化劑加入量不夠固化不完全,加入量過(guò)多內應力增加,都會(huì )降低膠的強度,一般加入膠1%的NH4Cl作固化劑。未加填料時(shí)固化劑加入1.5%為宜,加入10%淀粉或氧化淀粉時(shí)以1.0%~2.0%。
環(huán)氧樹(shù)脂 - m.ssteashop.cn -(責任編輯:admin) |